奏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油炸琵琶腿 ,十天半月必炸一次,用这方法炸不会外焦里不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0 10:37:01    

我真的真的超级超级喜欢吃炸鸡腿,要不是怕实在太胖了出不去门,真的天天吃我也不怕腻,就是这么爱吃,尤其爱吃外面那个脆脆的壳,哎呀实在太好吃了,十天八个月必须做一次,要不就馋得睡不着觉嘿嘿。

以前炸鸡腿都是生的腌完了直接就炸,不好掌握火候,非常容易外面糊了里面还有血丝,虽然牛排咱能接受七分熟,但是鸡腿有血丝我就不敢吃,尤其现在总说啥禽流感的,所以必须炸透我才敢吃。有过两次没炸透吃的时候发现有血丝的情况,又去重新炸,搞的都没胃口了。

后来朋友教我一个好办法,他说你先把鸡腿蒸到八成熟,然后再炸着吃,成功率就会提高,不会再外糊里不熟了,听了朋友的办法迫不及待的就化了一袋鸡琵琶腿试试看,哇塞效果好棒,外焦里嫩口感超级棒,还绝对不用担心里面不熟有血丝了,从此这个方法就保留下来了,也因此我没少霍霍鸡腿哈!不过最近随着二师兄的身价猛增,鸡腿的价钱也一路上涨,以前十元一斤,现在也要15一斤了,不过再贵咱也得吃呀!谁叫咱嘴馋呢哈!如果您也自己炸鸡腿,而且也遇到过外面糊了里面还有血丝的情况,那就跟我一起试试这个先蒸再炸的办法吧!保证您一次成功。

所需食材:鸡琵琶腿600克,生抽20克,盐3克,黄酒20克,花椒小茴香适量,葱姜适量,面包糠100克,鸡蛋一个,淀粉100克,炸油适量。

制作过程:

1先把鸡琵琶腿洗净用厨房纸吸干水分,然后用羊肉串签子在鸡腿上扎一些洞,方便腌制入味,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大鸡腿,味道也很棒。

2把鸡琵琶腿放到大碗里然后放上葱丝和小葱丝再加一点花椒和小茴香。

3放入20克黄酒。

4然后再放20克生抽。

5最后加入3克盐抓匀按摩一会儿,盖好保鲜膜腌制一小时,期间有空给的话再按摩按摩翻个面更好。

6腌制好的鸡腿捡去腌制的料放在盘子里放入蒸笼中开大火蒸13分钟,水开以后开始计时。

7蒸好的鸡腿稍微晾晾,然后先蘸一层淀粉,再裹满蛋液,最后再面包糠里打个滚,争取尽量蘸的均匀一些。

8用小奶锅烧些热油,油温七成热时下入裹好面包糠的鸡腿炸,小火炸,避免面包糠糊掉。

9炸到一面金黄翻个面,两面都金黄了就行了,因为鸡腿蒸过所以不用炸很久就熟了。吃的时候再蘸点蜂蜜芥末酱味道更棒了。

小贴士:蒸过的鸡腿再炸效果比生的直接炸效果好,因为里面已经八成熟了,所以炸的时间不用太长,只要外壳炸焦脆了里面也就熟了,如果生的直接炸容易外面糊了里面还有血丝。

相关文章
  • 迁坟需要准备什么东西(迁坟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迁坟是指将墓地中的遗体迁移到其他地方的过程。迁坟的步骤有了解法律法规、找到新的墓地、办理手续、准备迁坟材料、祭奠仪式等,注意事项有遵循法律法规、尊重逝者和家属意愿、办理手续、注意祭祀仪式等。迁坟的步骤:1. 了解法律法规:在进行迁坟之前,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确定是否允许迁坟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2 2025-05-06 01:09:02
  • 碧螺春属于什么茶系(碧螺春的级别分为哪几级)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以其细嫩芽尖、螺旋形外观和独特的香气闻名。根据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GB/T 18957-2008),该茶按品质特征分为五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各级别的划分依据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感官评审标准,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地域特色。特 2025-05-05 05:16:15
  • 鱼腥草生长在什么地方最多

    鱼腥草,这位穿越千年时光的绿色使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留下了其独特的印记。它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广袤土地上,包括陕西、甘肃及以南的诸多省份。特别是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更是见证了鱼腥草与人类历史的交织。鱼腥草钟情于阴凉湿润的秘境它常常在溪水潺潺的沟渠边 2025-05-05 03:04:01
  • 浅绿和什么颜色搭配好看(春天“绿色”这样搭好看!)

    初春的点点绿意总是那样令人难忘,虽然还没有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程度,但是各位时髦精的早春绿色穿搭也可以安排起来啦。也许你就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一抹新绿呢!那么一起来看一下绿色着装的春初春搭配推荐吧。tips1:搭配黄色或卡其色清新的绿色和可爱的嫩黄总是那样相得益彰。如同春天的芳草地中长出来的迎春 2025-05-04 05:41:15
  • 为什么电工工作危险(常见电工安全隐患)

    一、设备设施方面1、电线电缆问题(1)老化长时间使用的电线绝缘层会逐渐老化、龟裂。例如一些老旧建筑中的电线,绝缘层可能会因为自然老化、高温、化学腐蚀等因素而失去绝缘性能,容易引发短路和漏电事故。(2)破损电线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机械损伤,如被尖锐物体划破,或者在日常使用中因过度弯折、挤压等情况导致 2025-05-04 0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