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煮面条好吃的做法(煮面条时,最忌开水下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8 06:27:45    


自从前两天的降雨过后,现在的天气变得是越来越寒冷了。如果出门骑电瓶车的话,是必须要配一款正宗的羽绒服的。尤其是赶上周六周天不用上班的话,那就更不用出门了。民以食为天,不出门但是得吃饭啊!这时候在冬天里喝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就能很轻松地解决一顿简单的晚餐啦。

在我们北方,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面条的。面条的做法简单,不用炒菜,这样主食和蔬菜就全有了。很多人在煮面条的时候,都是开水下锅煮的。其实这个方法往往是不对的。今天我就用面馆老板教给我煮面条的两种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学会之后,自己在家也能煮出劲道又爽滑的面条哦!好了,话不多说,接下来就和大家直接上干货啦。

面馆老板告诉我,煮面条的时候一定不要开水下锅。否则自己煮出来的面条又坨而且不好吃哦。喜欢吃面条的朋友跟着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面条的烹饪方式——

准备食材:干面条一小把,大葱一根,精盐,鸡精,香菜,辣椒油,食用油,生抽,鸡蛋1个。

操作步骤:

1.首先将准备好的大葱一根将其切成葱花,香菜一根,我们将其切碎备用。不喜欢吃香菜的朋友也可以不用哦。

2.先调个料汁:葱花放在碗中,里面加入精盐三克,鸡精一小勺,一勺的生抽,香醋两勺,适量的香油。再加入一勺的辣椒油。然后将其搅拌均匀备用。

3.炒锅烧热,然后在里面加入宽油滑锅。油热之后,将宽油倒出。然后再加入少许的凉油,在里面加入三克的精盐。然后在里面打入一个母鸡蛋。鸡蛋打入锅中之后,不要立即翻动。等待鸡蛋定型之后再将其翻面。

4.母鸡蛋的完全煎至定型之后,在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大火将其烧至锅底微微冒小泡。这时候下入面条就可以了。

5.用这个方法煮出来的面条,里外成熟度就会一样了。用筷子轻轻地搅动一下,让面条均匀的受热。面条稍微烧开之后,也不要一直地煮,然后在里面加入一次冷水,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更爽滑筋道了。

6.面条再次煮开之后,再加1次冷水。这样煮出来的面条爽滑筋道不浓汤。这就是面馆老板说的“三开饺子两开面,做菜还得靠经验”的老话了。

7.等冷水再次烧开之后这时候的面条就已经煮好了。然后舀出少量的面汤,倒入料汁中,再加面条捞在料汁中,将其翻拌均匀就可以开吃啦!上面撒上少许的香菜,一道美味既成了。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树不结果(果树长枝不结果是树势太强的原因)

    果树环剥是果树管理中的一种修剪技术,主要目的是调整生长,促进结果,提高果实品质。环剥是通过在果树的树干或主枝上剥去一定宽度的一圈树皮,以暂时切断韧皮部中的筛管,减少养分向下运输,集中养分供应果实,从而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适宜时间:环剥时间因树种和地区气候而异,一般选择在生长旺盛期进行,此时树体养分 2025-05-02 06:01:24
  • 为什么现在买房子最好(12个理由告诉你,为什么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

    成家立业,买房结婚,是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的过往,巧的是,在我们经历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大负责任的"专业意见",动摇我们原本坚守的初衷。尤其是在买房这件大事上,在高额经济支出的压力下,外界一句句”先别买、下半年就要降价......"的否定,极有可能会动摇大家原本买房的初衷!所以本文小编从买房实际出发, 2025-05-02 02:32:26
  • 为什么家里会出现虫子(家中这些小飞虫,竟是潜在疾病的传播者!)

    你是否曾在宁静的夜晚,突然发现家中墙壁上停留着一些微小而令人不悦的访客——小飞虫蛾蠓?它们不仅破坏了家居的和谐氛围,还可能携带病菌,对我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那么,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蛾蠓的生活习性,揭示其可能带来的潜在疾病,并提供一系列高效且实用的防治方法。蛾蠓 2025-05-01 07:05:40
  • 公积金为什么不能全部提现(离职后,公积金可以全部取出来吗?)

    在职业生涯的旅途中,离职是许多人可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而离职后,公积金的处理问题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离职了公积金可以全部取出来吗?”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人。公积金,作为一项重要的职工福利,旨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它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积累起来的资金可以用于购房、还房贷、租房等方面。然而, 2025-05-01 00:57:32
  • 树上为什么长斑(桃树叶片萎蔫、长斑?)

    问题:桃树叶片不伸展,枯萎长斑,这是得了什么病?怎么治?病害诊断:病斑是细菌性穿孔病或褐斑穿孔病(湿度大时有霉层),但根本原因是桃树根系差,树势衰弱,抗性不足,各种病害侵染出现黄化、卷曲不伸展等症状。建议采用岛本1号配合杀菌剂使用,结合菌根菌灌根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治疗 2025-04-30 13:55:40